科普期刊融合发展交流沙龙 第四期
"科普期刊融合发展成功经验分享"

分享到:

科普期刊融合发展沙龙第四期举办

来源:中国科普网 作者:陈杰 2019年11月27日
[导读]  互联网推动下的媒体融合大潮已然席卷了整个传媒产业,科普期刊行业也不例外,融合发展和转型已是必然选择。11月21日,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,科普时报社、中国科普网主办的“科普期刊融合发展交流沙龙”第四期活动在京举行。

吕钟 摄

互联网推动下的媒体融合大潮已然席卷了整个传媒产业,科普期刊行业也不例外,融合发展和转型已是必然选择。11月21日,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,科普时报社、中国科普网主办的“科普期刊融合发展交流沙龙”第四期活动在京举行。

吕钟 摄

《航空知识》主编王亚男、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、科学出版社分社社长侯俊琳、《科学世界》编辑部主任方晨、中国科普研究所科经大视野项目负责人唐叶、中国编辑学会出版融合编辑专业委员会OSID开放科学计划办公室副主任张扬、《植物保护学报》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高峰、《国防科技工业》编辑申超波等一众科普期刊从业者及业内专家聚集一堂,围绕“科普期刊融合发展成功经验分享”主题,交流分享各自的融合发展“经验之谈”,为科普期刊的融合发展之路做出注解。沙龙由科技日报社科普传播中心副主任王飞主持,科普时报社总编辑尹传红、副社长冷德熙与会参与讨论。

“新的形式下,坚持稳固的期刊出版是发展的基础,这需要我们走期刊精品化的思路。期刊编辑团队应该在选题和素材上做扩宽的准备,在社会上积极发觉优秀的写作资源。此外,要重视发展由期刊带来的衍生出版和周边产品。”《航空知识》主编王亚男在作主题发言时表示,科普期刊应该遵行“受众的一切文化需求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”。每个科普期刊都有一个陈年窖藏,内容都是大师在执笔,如果重新编辑出来做成图书和各种出版刊也是新品,只不过用新的手段,新的语言重新加工。在新媒体方面,微博和微信的发展应该并重,从而拓宽期刊的影响力通达渠道,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。王亚男透露,《航空知识》未来的愿景则是希望打造成一个科普能力和资源中心。“我们希望在这个方向上做一些探索。”

《航空知识》主编王亚男 吕钟 摄

诚然,科普期刊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,但以新技术、新思维推动的转型发展也不能脱离期刊出版发行这一根本,否则就有“皮之不存”之嫌。

科学出版社分社社长侯俊琳对于科普期刊融合发展需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深有同感,他认为科普期刊要先做好了内容原创,这是期刊能得以立足的根本,接下来融合发展才可能顺理成章。“科普不仅仅是知识传播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,科普更是在努力改变旧文化,形成新文化,这是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,也是难度所在。对于科普期刊而言,不管外界环境如何改变,好内容才是王道,科普期刊要重视原创内容的产出。”

科学出版社分社社长侯俊琳 吕钟 摄

侯俊琳坦言,当前科普期刊融合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,未来任重道远。这就需要行业坚持用户导向,形成品牌特色,不仅体现在内容上,还有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上,要针对目标群众目标群体提供更多专属增值服务。同时要重视人才培养,加快采编队伍的转型,以便集聚优质资源,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服务,从而最终能以新知的识服务实现科普期刊的多元收入。

中国编辑学会出版融合编辑专业委员会OSID开放科学计划办公室副主任张扬 吕钟 摄

对于如何聚集优质资源,中国编辑学会出版融合编辑专业委员会OSID开放科学计划办公室副主任张扬认为,当前大量学术期刊本来就具备较强的科普资源和创造能力,但是没有被激发出来,还有庞大的科研人员群体,本身具备科普创作能力但也大多没有这样的意识。“唤醒科研人员以及学术编辑的科普创作能力,对于科普期刊融合发展无疑意义重大。”

《植物保护学报》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高峰 吕钟 摄

《植物保护学报》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高峰认为,科普期刊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入到科普事业。“一定要争取更多学术期刊加入到科普阵营,他们有很好的平台,有很严谨的知识体系,有很严谨的科学家作者队伍。”

互联网时代,各种信息和资源已呈爆炸式增长,而对于科普期刊而言,强调资源都要唯我所有肯定是不现实的,唯有把这些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价值,科普期刊的融合发展才能有抓手。

当然,对于科普期刊而言,融合发展并不仅仅只是编辑团队的事,更重要的是编辑团队要与作者和读者群体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。

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 吕钟 摄

“作为读者和作者,我认为科普期刊融合发展还有很多空间。”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表示,科普是科技创新的基础,也是国家的最高政策,科普期刊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,因此我们办科普期刊,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,到底是给谁看和卖给谁。科普期刊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缺少反馈,很多作者写完文章后很想知道读者怎么看,读者看了之后,还有进一步的问题,有没有地方得到回应,这是科普期刊没有建立起来的,网络和新媒体都有这样一个渠道,科普期刊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。

《科学世界》编辑部主任方晨 吕钟 摄

《科学世界》编辑部主任方晨认为,在跟读者互动方面,需要科普期刊新媒体多做功课,时不时做一些有奖问答、抽奖互动就很有必要。这种良性的互动既能为编辑团队提供受众需求方向,新媒体建设也会因为粉丝增长以及粘性的增强而蒸蒸日上。

《国防科技工业》杂志编辑申超波 吕钟 摄

《国防科技工业》杂志编辑申超波表示,科普期刊在融合发展时,应该尽最大能力发挥自身的品牌、平台、专家等资源优势,通过纸媒、电子刊、微博微信等方式打造传播矩阵,尽可能大地扩展科普的受众面。

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、科经大视野项目负责人唐叶 吕钟 摄

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、科经大视野项目负责人唐叶则认为,公众号应通过后台留言的形式,对受众的反馈和需求再进行一个新的定制推送。“这对编辑团队提出了很好的要求,需要对热点事件有敏感性,很快把主题抓取出来,还考验翻译能力和文字功底。”

参会嘉宾合影 吕钟 摄

“科普期刊融合发展的趋势不容置疑,但期刊本身要做到秉持科学传播、学术研究的专业性。内容分发方式上,也应该更加多样性。此外,还要重点关注诸如学校青少年、社区中老年等群体的特定需求。”郑永春认为,科普期刊如何走好融合发展之路或许没有标准答案,但研究用户需求、满足用户需求、为用户创造价值应该成为行业努力的方向。

点击下载:
Copyright ©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ily, All Rights Reserved 科普时报社 中国科普网 版权所有
京ICP备05022684号-3 网站标识码:bm06000004
联系电话:010-58884104 来信与投稿:kepu@kepu.gov.cn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5号 邮编:100038